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醉泠沙 > 第一章 初入京城

第一章 初入京城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搞定长官大人 挽天倾 醉卧幻想乡 修神炼心录 婳忆初 为君再聚妖娆红 重生学霸:男神请自重 逆流独成雪 暗黑骑士异闻录 暴疯语

第一节

旧事

大越的第一代帝王在历史上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皇帝。他以富商之子的身份于乱世之中揭竿起义自立为王,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,划地建越,与北楚南北对峙。他平定内乱,济世安民,励精图治,开创了大越的第一个盛世。然而,他只来得及对他治下的盛世江山粗浅地看上一眼,便因病辞世。其年,太子七岁。

于是,大越的第二代帝王于七岁登基,太后辅政,同年改元天启。太后颇有政治素养,她开设科举制,选贤举能,为幼帝筹选治国良才。

天启七年,幼帝亲政。太后隐退礼佛。

天启八年,越帝裁撤丞相,设立三省六部,收拢军队,中央集权,充分展现出了帝王该有的厉辣和威严。

天启九年,越帝力排众议,立一北楚女子为后。

天启十一年春,大越初现旱情。仲秋之夜,皇后产下一子,封号玉珩,为太子。

天启十二年春,大旱未解,天干物燥,东宫长宁殿失火,皇后与玉珩太子均葬身大火之中。

天启十三年初夏,毅亲王府诞下一位郡主。同日,天降甘霖,大越三年之旱得以缓解。越帝大喜,赐此女为公主,封号霖泠。次日,越帝宛氏美人产下一对双生子,名靖山、靖水。

天启十四年,于双生子周岁宴时,杨靖山封祺瑞太子,杨靖水封洵王,宛氏封崇英夫人。

天启二十九年春,越帝指婚霖泠与东亭侯府,封东亭侯府小侯爷慕恒为驸马。公主尚未下嫁,北楚进犯,东北榆地失守。驸马挂帅,新晋将军许奉安为将,率十万兵马赴榆地救关。这一战于榆地素丘城开始,于越楚边境饮马河结束,仅仅历时三十二天,史称二十九年之乱。最终北楚交还榆地,退出越境。这一战虽是越军荣胜,却也是惨胜,驸马与许奉安均受重伤,驸马于回京的途中终是不治身亡,而许奉安则率领残兵五千余人回到了京城。许奉安愈后仍是经脉俱损,再也无缘战场。然而许奉安带回的一员边境小将,正以某种不可知的方式于朝堂之上风生水起。

第二节

沈醉

天启二十九年是不安定的一年,年初的一场战乱稍将平复,大越腹地以魏家堡为中心的大旱接连到来。旱地灾民无食果腹,治安日趋混乱。在大越国库捉襟见肘之时,一位初到京城的边境小将提出以工代赈之法,既节省了大越的人力财力,又使灾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以得衣食之安。试行后情况转好,越帝不禁对这小将刮目相看,破格晋其为中郎将。

这位中郎将名为沈醉,原是榆地边城的小将。主将败亡后,沈醉迅速持主将军令以主将之名收缩兵力等待与援兵汇合,避免了散兵不必要的伤亡。据说驸马当时见到沈醉之后格外赏识,应允此战之后定要带其觐见越帝。驸马身亡之后,许奉安将沈醉带回了京城。

沈醉自言本是京郊弘城人,幼时家中突遇变故父母双亡,后拜了一道士为师,跟随其来到了北方边境一个叫做巫渠的小镇。道士似与一位边境军官熟识,便将沈醉托付给了那位军官,从此沈醉便在军中生活。沈醉武学资质极高,且为人谦和有礼,很快就得到了主将的赏识和同袍的喜爱。经历了种种之后,主将已是将沈醉视为了自己接班人的不二人选。若非二十九年之乱,沈醉大致便会在边境度过一生了。

二十九年的短暂旱期结束后,越帝对这位中郎将的青睐,那可是有目共睹的事了。在京城赐了宅子不说,在京郊弘城又赐了栋宅子,说是以慰其父母的在天之灵。此后,一些目光敏锐的官员便开始陆陆续续地登门拜访,企图结交这位军方的红人。有些品级较高的官员不好屈尊降贵登门,便遣人送了请帖邀请沈醉某某酒楼一聚。沈醉处理起来这些关系似乎游刃有余,不费吹灰便结识了一些官场的显贵。

而这一日,沈醉收到来自毅亲王府的请帖的时候,神色终于是变了变。

第三节

杨落月

沈醉遣了马车到毅亲王府的时候,只见许奉安已经到了,正坐在厅内喝茶。

“见过许大人。”沈醉正欲行礼,却被许奉安拦了下来。

许奉安笑着把沈醉扶起来:“你可是现在京城最红的红人了,你可别拜我,说不定什么时候一道圣旨下来,便换我来拜你了。”

“大人说哪里话。”沈醉起身后忙问,“大人的身体可好些了?真的连宫里的太医都没有办法吗?”

“唉,”许奉安摇了摇头道,“我这一身武功算是彻底废了。也罢,陛下让我留在京城养伤,倒是落得个清闲了。”

沈醉想了想道:“下官倒是认得一个江湖神医,只是从前在榆地居住,而今战乱,却不知是否还在那里。待下官想办法去请那神医来京城为大人看看可好?”

“多谢好意了,只是神医在小镇避世而居,想必是不愿来京城这种地方的,”许奉安叹气道,“若有机会,还是我亲自去拜访神医为好吧。”

沈醉点了点头,正欲再说些什么,只见毅亲王从门外走了进来。

沈许二人忙要上前见礼,而毅亲王人未走近,爽朗的笑声已至:“哈哈,二位大人既肯赏脸登门便是客人,不必多礼了,坐。”

沈许二人相视一笑,也不拘谨,待毅亲王落座便也坐下。

“久闻毅亲王性格爽朗不拘小节,今日一见果然如此。”沈醉这话不假,毅亲王不拘礼数这是大越上下都知道的事。甚至有一段关于毅亲王的轶事,说有一日毅亲王出去吃酒没带够酒钱,遣了小厮回府去取,这酒楼的老板并不知毅亲王身份,见他枯坐着拿不出钱来便是好一顿责骂,这毅亲王却是鼓着脸一言不发,待赶回的小厮亮明身份,酒楼的老板吓得魂飞魄散磕头如捣蒜,而这位王爷却是笑着扶起老板说:“啧啧,没见过债主给欠钱的磕头的。”

许奉安却是注意到了王府内点缀的丝缕白帐,接了话:“王爷这是在祭奠小侯爷?”许奉安这里说小侯爷而不是驸马,是因为霖泠公主还没有下嫁过门,而越帝也的确在思考给霖泠重新指婚的事。这东亭侯是先帝的至交好友,越帝顾及着东亭侯府的情绪迟迟没有下旨取消这门亲事。但现在丧事都已经办得差不多了,越帝的态度众大臣们也揣度得差不多了,这私底下都在暗暗寻思新任的驸马会落到哪家。

毅亲王点了点头:“这是霖泠的意思。”

许奉安正要说些什么,只见一位素衣女子款款走进正厅。许奉安本是新晋的将军,是没有见过霖泠公主的,但是只是这么一眼,便认定了来人的气质必是霖泠公主,忙拉着沈醉起身见了礼。

霖泠此时一身洁白的素裙,未施粉黛,头上只别了一只普通的木簪,见二人行礼忙欠身虚扶:“二位大人免礼。”

二人起身,并不敢盯着人家公主细看,待公主与毅亲王见了礼后落座,二人才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。

霖泠名落月,因是越帝赐的封号,这名字反而不怎么被人记得了。加之又封以公主的身份,这公主的名讳更是没有人敢随意称呼。

“这次劳烦二位大人入府一叙是我的意思。”霖泠道,“主要还是想从二位大人这里了解一下榆地一战的情况。”

许奉安沉吟了一下,问:“公主是想知道关于慕小侯爷的事?”

霖泠没有避讳,直接点了点头:“不错。我想知道,他是怎么死的。”

许奉安和沈醉都怔了怔。毅亲王看了看霖泠,叹口气道:“霖泠和阿恒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,阿恒出了事,霖泠很伤心。霖泠总认为阿恒武功不错,出事总是有其他原因的。”
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许奉安也叹了口气,“公主的心情下官可以理解,但是战场不是凭借个人武功好坏就能决定生死的地方。饮马河畔一战,元帅亲自上阵,下官未能护得元帅周全,是下官的失职。”

霖泠摇了摇头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我只是想知道一些具体的细节。”

“细节?”许奉安思考了一会,“那一战,元帅中了埋伏。楚军不可能知道我军元帅会亲自上阵,那埋伏八成是为了下官准备的。当时下官并不在元帅身边,当下官得到元帅求援的消息赶过去时,元帅已经伤得很重了。”

“但那时许将军也已经受了伤,”沈醉看了看许奉安,“战场太大了,楚军引着我们沿饮马河的流域到处跑,元帅与将军便分散了。那时下官跟着元帅的亲兵,一起遇到了一批楚军的精锐部队,元帅且战且退希望和将军汇合,但是楚军似乎早有准备,他们在我们身后的林间埋伏了一批手持弩箭的部队,不断用远程攻击限制,逼得我们无法后退。”

许奉安的眼神闪烁了一下,似乎有些说不出的痛苦。

沈醉顿了顿,似也有些动容:“将军赶到的时候,元帅已经中了箭。我们突围出去后一直无法与军医汇合,再后来,军医说将军这一箭已经伤入肺腑,而且失血太多,若在京城或许还有得一救,可是在战场上……”

霖泠没有再问什么,只是低下头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第四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没有了 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:举世无敌,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!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:起兵造反,嬴政竟是我军师 抗战从伪装者开始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